读书笔记-《误入官场》
现在很喜欢看一些对自己有意义的书籍,这不,前两天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关于官场的书:《误入官场》,以前也看过《省长亲信》、《高官》这样的书,于是对题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就下载了下来。似乎比我想象的要好,因为它足足有18M、650万字!
我其实不太喜欢看小说,但迅速浏览几章后,的确对我受益匪浅,里面有太多做人的道理。呵呵,现在才看百分之零点几,慢慢看吧!不急。下面就是我的一些读书笔记,不至于忘了后又重新去看小说。
访问:975次
分我秋柏实,问言归何时
现在很喜欢看一些对自己有意义的书籍,这不,前两天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关于官场的书:《误入官场》,以前也看过《省长亲信》、《高官》这样的书,于是对题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就下载了下来。似乎比我想象的要好,因为它足足有18M、650万字!
我其实不太喜欢看小说,但迅速浏览几章后,的确对我受益匪浅,里面有太多做人的道理。呵呵,现在才看百分之零点几,慢慢看吧!不急。下面就是我的一些读书笔记,不至于忘了后又重新去看小说。
访问:975次
性格多疑,做事摇摆不定,虽有心计,可要成就大事难于登天。
他在乡政府干了近半年,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。如果什么人一看不惯就针锋相对,这样的人恐怕是最容易被淘汰的。
如果前怕狼后怕虎,那就什么事也干不成!
靠别人得到的尊重和重视是不会长久的,自己要想出人头地,一点关系没有那是不行的,但若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,也是于事无补。
@陈正林:人生就是这样,靠关系靠努力!
跟领导在一起,就要学会融合,领导都抽上了,你不抽,可就有点不合群,此乃官场大忌,就算从不抽烟,也要在这个时候点上一支。
虽然他坚持的是原则问题,但当原则问题与领导意志发生冲突时,再坚持原则,可就是不会做人的表现。
朱代东没有再就这个问题纠缠,再说下去,这顿酒的气氛就要变了,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亲近感立刻就会荡然无存,这种得不偿失的举动,朱代东是不会做的。
关系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官场定律
什么场合站什么位置,这是基本功。
在官场上,能得到别人的认可,特别
是让别人把你当成朋友看待,特殊为不易。
果然,车上下来的是郭临安。原本朱代东想走过去开车门,但想想还是忍住了,只是站在赵金海后面,静静的看着走进来的郭临安。
什么位置说什么话,有讲究。
各个场所用各种法则,人不但要会适应法则,还要善于利用法则。
有钱就要花,只有学了花钱才会懂得赚钱。
你不能领悟上级领导的意思,你的职位也快到头了。
朱代东需要的是一帮围绕在自己身边,以自己为中心的领导班子,而不是处处阳奉阴违,甚至掣肘自己的下属。
他在狮子山要想快速打开局面,就必须树立个人权威,否则的话,他这个党委书记什么事都不用干,天天去处理各种勾心斗角得了。
所谓思想工作,也就是安抚工作,调整分工,得让人没话说。
工作方法也一样,什么都按照正规流程来,只会让人觉得没魄力,什么事都不敢拍板。 资金的事朱代
也许这个调整职位手段有些不光彩,可为了让自己腾出手脚来干点实事,朱代东不在乎使点手段。
他愿意与所有领导搞好关系,但搞好关系也要有个度,不能没有原则。靠金钱维持的关系既不牢固,也不长久。
政治就是不停的妥协,在妥协中解决问题。朱代东能妥协,说明他不会意气用事,这也是成长的一个见证。
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
自信、坚毅、冷静、深沉
在官场,看一个人的能力,不仅仅是看他的工作能力,还包括交际能力。
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,善于总结和归纳经验教训。
能力强也就罢了,最重要的是做人谦逊,懂得尊重领导,朱代东有一份超出年龄的成熟,这应该就是他能走到现在这个职位的重要原因。
跟领导打牌,一定要多输小赢,隔三差五赢上一盘,又让领导扳回几盘,用自己的牌技去抬高领导的牌技,这样才显得领导有真才实学。
万事都不可太坏规矩,否则要是没有人遵守规矩了,那才真会乱套。
自己干了多少事,领导心中有数就行,没必要搞得人尽皆知
平日有事没事可以上上新闻媒体,让大家经常能看到你,不仅知道你在努力做事,而且知道你很安全。不过有一点要注意,上电视和报纸的次数不能超过一把手,甚至只要比自己排名高的领导都不能超过,否则让人误以为要“逼宫”什么的就不好了。
谁也不会喜欢到处告状打小报告的人,一旦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,影响将是致命的。
关系没有到一定的程度,冒然去拜访领导,除了在领导心目中留下冒失鬼的印象外,恐怕会一无所得。
想要升为正处级干部,不是光凭能力就可以的。能力是个因素,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。
在领导面前偶尔出出风头还可以但要是出的多了未必就是好事。
做人就得见好就收过犹不及。
暂时的沉默与忍受,只为卧薪尝胆有朝一日的迸发。时时的装腔与作势,只求蓄势待发年复一年的登高。 既然进了官场,不想被人踩死,最好的办法就是站的比别人高,当高到登峰造极的时候,别人的命运也就由你来掌控。
约人么,就得多为对方考虑。
在官场上,看你权力的大小,不是你负责工作的多寡,而是看你是否有权力决定别人的职务。
党内开会一向提倡畅所yu言,〖民〗主〖自〗由嘛,任何一名常委,在常委会上都能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提出来。但有一点必须要切记:后果自负!
官场上,并不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,绕道而行,也许能最先达到目的。
一个人的力量并不大,但如果用在关键的位置,一个人的力量就会变得无比强大。
在县里,挑战县委书记的权威,很多时候都是要付出代价的。
田宇豪来到县里后,肯定会有一番作为,一朝天子一朝臣,他要树立威信,要做点成绩,就肯定会有所动作。拉拢一部分人,打击一部分人,冷处理一部分人
也许他们能取得一时的胜利,但最终的结果,很可能是:他们现在越得意,以后将越凄凉。这不是玩笑话,官场里随时随地都在上演着没有硝烟的战争,虽然不见血,但照样能杀人
这是生存的语言,为图嘴巴痛快而得罪人,这种买卖可真是太亏了。
吃饭只是手段,谈话才是目的.
他虽然心急如焚,但不管面对谁,脸上都带着淡淡的微笑,这是典型生意人的固有表情。
。既然已经步入官场,就必须适应这里面的规矩:“如果别人对你冷嘲热讽几句,你就火冒三丈”那就是一根肠子,会被人认为很,“二”。
当一个人清楚的知道,自己要面对一个什么身份的人时,敬畏的不是这个人本身,而是他所处的职位。
领导说话自然有他的艺术性,下属必须要学会领悟。
男人,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事业,最会有最大的成就感,否则每每想到这样的事,都会留有遗憾。
当一把手的,其实很希望下面的人斗来斗去,特别是二、三把手,如果他们之间能斗个你死我活,最后收拾残局的必然是一把手。而一把手也借助他们的争斗,达到控制全局的目的。
太过强势的县长,如果不能很好的维持县里的局势平稳,很危险!
在官场,有优势,有资源一定要利用,只要不违法乱纪,可以无所不用其极。
其实在官场之中要还人情也很简单,在人事上关照一下,就是最大的人情。
在官场上,你一次不给别人面子,也许别人一辈子都不会给你面子。
正如官场中的很多规矩,朱代东都不想接受一样,但理智又告诉他,有些事,必须妥协。
人家的游戏规则早就制定好了,你要是事先不了解,很0可能被人当宝耍也都不知道。
,做人情到处都可以做,何必去做那等卖力也不会讨好的人情呢?
有的时候,什么都不干,比什么都要干,好处要得多的多。
在官场上,年龄是个宝,文凭少不了,关系最重要,能力作参考。
向别人学习,显得别人水平比自己高嘛,贬低自己才能抬高别人,这是常见手段。
。当官为的是什么?除了要有一种能掌握别人命运的权力外,还要有一种超越别人的优越感。
原本朱代东每年都要去领导家拜年的,提什么东西是小事,人去了心意就到位了,这是态度问题。
有本事没关系的吃苦饭,没本事有关系的跟着吃,有本事又有关系的不愁吃,没本事又没关系的看别人吃。
凡事多听多看,少说。特别是关于领导的问题,更是只能看在眼里,不能说出口外。
会内事不要会外讲,酝酿事不要提前讲,上面的事不要下去讲,未公开的事不要到处讲。他相信,只要自己能坚持住这条原则,这个秘书就算成功了一半,
走捷径是要付出代价的,特别是在官场之中,更何况他在县里没有任何关系,走捷径很多时候意味着走钢丝,速度虽快,可一旦掉下去,摔个粉身碎骨也是轻的。
跟县委书记作对,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自己的官位,其次还要考虑,到时会不会有牢狱之灾
公安局长在县里是一个很牛气的职务,但这个牛气,千万不能跟县委书记顶着用,否则再牛的局长,也是进牢房的命。
做生意讲究信息灵实力强,做官也要消息灵通关系硬,要不然,等你知道消息,别人每个坑里都种上了萝卜,就没你什么事了。一步先,步步先,一步快,步步快。
官场就是一个激烈的竞争舞台,你不能适应这里的规矩,下场只有两个,要么退居幕后,要么离开舞台,成为观众!
别看都是中国话,但从领导嘴里说出来,很多时候,就得经过再次翻译,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能听得懂的。
当着自己领导的面看材料,可不能花太多的时间。
避难就易,虽是普通人的心态,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,要有坚毅的性格、顽强拼搏的精神
作为组织部长,在人事问题上,绝对不会只提一个人选,特别是给领导参考的时候,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人选供选择。
可官场就是这么无情,有的时候你会莫明其妙的升职,而更多的时候,是稀里糊涂被边缘化。
只有先当孙子,才有可能以后当大爷,如果你连当孙子的资格都没有,那永远也当不成大爷,最多也就是一大娘
在中国,跟官员搞好关系,永远都不会吃亏。
当一名官员能拒绝奉承和花言巧语的时候,他就有了当好官的坚实基础。
如果连本钱都没有了,不管做什么生意,都会亏得一塌糊涂。
领导不能有业务爱好,家人最好也不要有业务爱好,就算有业务爱好,也要尽量保密,
作为一个合格的秘书,口风松紧程度是个很重要的指标,会内的事、上面的事、未公开的事,都是不能轻易宣之于口。
下面做好了工作,要及时表扬,要总结经验,以后再碰到突发事件,要做得更及时,再全面。
特别是去跑项目,人家大机关的一个科员就能噎得你气都理不顺。如果没有特别的关系,特别的地位,去跑项目,就要做好当孙子的准备。
做官的准则之一就是要亲朋友而远麻烦。当然,如果真的遇到了麻烦,也不要怕麻烦,要用尽手段解决麻烦。可如果能提前预防麻烦、避免麻烦,当然乐意见到。
通过察看别人的行为和脸色,觉察别人的心理,如果什么话都要等到问才知道,那就不叫察言观色了。
在官场,你可以不顾礼节,但绝对不能破坏规矩。否则就会成为众矢之的,下场会很悲惨。
作为一名领导干部,在面对上级领导,特别是一把手的时候,如果不能说一些假话、空话、大话、套话,日子非常难过。
但刘敏要出自己的声音,朱代东毕竟是县委书记,自己这个县长如果一直在朱代东这棵大树下工作,很快就会变为一棵草。在大树下是不可能长出新的大树,得不到阳光的照射,只能慢慢萎缩。
作为一名县长,你得罪一部分人不可怕,得罪一群人也不要紧,但你要把全县人民都得罪了,以后你的日子肯定不好过。
一名合格的干部,是绝对不会让自己被逼到墙角,无论是说话和做事,都会留有余地。比如帮别人办事,在事情没有办成之前,是绝对不会用肯定的语气,最多也就是说,我会尽最大的能力。潜台词就是说能否成功,不敢保证,哪怕明明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,也是如此。这个世上没有绝对的事,今天晚上睡在床上,谁也不敢保证,明天你就一定能起得来,而且每个人似乎都有起不来的那么一天。
(接楼上)当然,向上级表决心的时候是例外,但那个时候,无论是上级还是自己,都不会把你的话当真,谁要是当了真,他也就不是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了。
运用调整分工来掌控权力,是一把手经常采用的手段,而且最是正大光明,让被调整的人没得话可说。
作为领导干部,你私底下可以为所欲为,但对外,一定要做到,让任何人都说不出任何话来。
到芙蓉宾馆的时候,武伯明一见到自己,远远的就迎了出来,对别人的这种谦恭,他现在已经很习惯。但脸上是绝对不会表露出那种自得的笑容,只不过虚荣心小小的膨胀一下,还是有的。谁都想受人尊重,谁都想被人恭维,这是人之常情,这不就是促人进步的动力之一么,只要不得意忘形,别人就不会说什么。
就算是朱代东,他明明有一百分的把握,他也是不会把话说得那么满,这就是说话的艺术,谁也不会把话说满,让自己没有后路可走。
君子不立危墙之下
人事调整看起来简单,实际上却是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。作为主要领导,有权力决定别人的前程,这是一件非常欣慰的事。可如果分配不公,事实上也不可能公平分配,就会导致别人的怨恨。小侧举报当面人,大侧连组织领导也要举报,诬陷、设局、举报、监视,无所不用其极。
一句话把田野和叶一风说得哈哈大笑,虽然话是假的,但听起来舒服。这也是很多领导喜欢朱代东的原因,他很会摆正自己的位置,永远都注意一点,在领导面前,绝不出风头。
“胡主任是不是要问,刚才为什么田野会把朱代东请到他自己的车上吧?”刘敏看了胡睿一眼,不紧不慢的说。说实话,他不在喜欢
这个胡睿,太世故。跟这样的人相处,你得随时提高警惕,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会突然从背后咬你一口。他能装糊涂就会装糊涂,尽量拖延时间,就会尽量拖延时间。
很多时候,上级领导就像一个阅卷老师,他们的一项主要工作,就是给下属打分。 唯一跟学校阅卷老师不同的是,上级领导的打分,并没有一套标准答案。你做得好,未必就能得高分,没做事,也不一定就是低分。正是因为没有标准答案,领导的权威就很容易体现出来。要不然这么多领导,价值和威望如何体现出来呢?
跟着党走,听从组织安排,这可是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。如果给组织上留下不听安排,不听上级领导打招呼的印象,以后还怎么进步?哪怕就是能一时进步,可是纵观党国几十年历史,从来就没有见哪个人会有好下场。
严鹏飞虽然没有没有给他安排具体的职务,可是却多次给他指明了方向。自己的升迁,也一直没有让他出力,可是朱代东知道,如果没有他,自己肯定要走很多的弯路,甚至是冤枉路。 一步先步步先,在官场之中,抢得先机很重要,有的时候,失去一次机会,耽误的可是几年的时间。
朱代东从九零年参加工作算起,到现在已经八年时间了,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,到现在的的洞若观火,这中间有机缘巧合,也有他的领悟。但是有一些关键问题上,他还有些把握不准,这跟他的家世也有关系。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干部,能在参加工作八年时间,就成为县委一把手,他的每一步都不能走错,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、如履薄冰。
余卓远是九七年才刚刚调任古南省省委组织部长,虽然他原来也在组织部工作,可是一把手当二把手,完全就是一个不同的概念。一把手要掌控全局,二把手只需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。为了掌控全局,当然就得进行人事调整。领导建立赶快的威信最好的办法之一,就是进行人事调整。如果在进行人事调整的同时,再能给本单位人员增加福利的话,那这个领导就会很得人心。
朱代东要调到省委组织部工作,不管担任什么样的职务,他在走之前都要把善后工作处理好。要处理自己的善后工作,当然离不开市委的支持。他所有的善后工作,最重要的一项,莫过于给芙蓉县选择一个新的带头人。
但现在这个问题,朱代东只能暗中规划,哪怕就是跟他关系最好的时友军、郭临安、田野等人,现在都不能透露。自己的工作安排,当然得由上级领导来通知自己。如果自己反其道而行之,那就是打领导的脸,这样的事是万万不能做的。哪怕就是关系再好的领导,也只能暂时忍着。按照组织原则,余卓远要调动自己的工作,必然要跟市里沟通。市里知道自己要调动,是早晚的事。
张锁亮说,他已经猜到朱代东可能很快要调离芙蓉县,可他却还是没有打听,他信奉一条原则,如果自己能知道某一件事,领导都会主动告诉自己。否则就说明,自己无需知道。何况对于领导的秘密,知道得越少越好。
省委组织部长三番五次找自己谈话,要让自己去省里工作,拒绝了一次可以理解”再拒绝的话,就是政治觉悟xìng高低的问题了。
礼多人不怪,正是因为抓住了这一点,官场中的礼仪和规矩就越来越多,用的多了,也就成了惯例,到后面,就算有人想废弃,也不可能。因为你一个人或者一个地方废除,就是跟整个官场作对,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,只要干了,后果是很悲惨的。
县委书记是一名官员仕途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职务,市委书记则是第二个关键职位,纵观国内的重要领导,鲜少没做过县委书记的。 没有担任过县委书记,官员的履历就不算完整,对以后的发展也极为不利,特别是在碰到重要的职务空缺时,有否担任过县委书记,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。
追求进步的想法本身是没有错的,但如果不切实际,就会自取其辱。
用扩音器说话,最忌语速过快,原本扩音器就有些变声,再说得快了,下面的人就很难听清在说什么。
基层工作跟机关工作还是有很大不同的,也许朱代东需要一个合适的过程,但是只要确实有能力,什么样的工作环境都是能很快适应的。
在机关,不能喝酒意味着就不能应酬,不能应酬意味着不能跟领导多做交流,不能跟领导多沟通,想进步的门就会很窄。
在官场,只看位子不看人,哪怕朱代东再年轻,只要他坐在干部二处的处长的位子上,自己就得尊重他。
无论哪个单位的办公室主任,必须要与一把手搞好关系,不说成为一把手的心腹,至少要让一把手对自己不反感。
官场之中打牌,比的不是牌技,也不是运气,而是职务。谁的职务高,谁就能赢钱,这是真理。
自己做了事,最担心的就是不能让领导知道。只要领导满意了,不管事情多复杂,多艰难,也不管自己付出了多少,只要能让领导满意,一切就都是值得的。
不怕领导讲原则,就怕领导没爱好。
相比省厅来说,市局算是下属单位,越是接近基层的,自主权就越高,政策的灵活xìng就越大,犯错误的几率也越高,得罪的人当然也就越多。
可是经过这次事件之后”他的身上已经打上了有缺陷的烙印,无论是他的工作能力还是个人的修养”都让他以后的仕途变得停滞不前。 官场之中的人,异常现实”对自己有用的人,可以阿谀奉承,可一理失去了利用价值,或者说价值比自己的期望要小,马上就会一脚踢开”连眉目也不会皱一下。
和谐和稳定,在政府部门之间执行得特别到位”有的时候,为了和谐,宁愿让法律和组织原则让步,这是〖中〗国的国情。
夫妻之间不能像一个交换平台,而应该是外交部。有些话能说,有些话则不一定能说。
想要让你的秘密被全世界知道,告诉你身边的女人就行。
在官场之中,最怕的不是没有背景和后台,而是孤独。一旦被人孤立起来,一辈子都完了。
在单位上,只要抓住了人事和财务这两项工作,整个单位的核心也就被抓到了手里。
“路留时?你跟他说了我?”朱代东眉头一皱,问。 “我怎么会办这样的糊涂事呢,我只约了他,一个字也没有提到你。”钱锦宏赶紧说。
在官场之中,只要你能喝酒、会喝酒、敢喝酒,在官场之中很容易顺风顺水。如果能再加上那么一点点机缘,上位的度比别人要快得多。
在酒桌上,只要气氛好,彼此之间的距离很容易拉近,要不然公款吃喝也不会如此盛行。喝一次酒,认识一个朋友或者一批朋友,自己的关系网就慢慢的编织起来了。
整个古南省系统,包括一些重要领导,对朱代东都是又敬又畏。但朱代东这样事,无可厚非,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来。但这也是朱代东的本事,秉公办事,让人无话可说。公能生威,说起来简单,可要做到,可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。
但是朱代东却不会答应或者承诺什么,人无信则不立,朱代东一直坚守着这样的原则。只要是自己答应了别人的事,就一定要做到。如果做不到,或者无法估量是否能做到,则轻易不会答应别人。有的时候给了别人一个希望,无异于给了自己一个紧箍咒,如果没有处理好,紧箍咒甚至会发展成为一个地雷,一枚随时都会爆炸的地雷。
赵金海的看人,主要是分辨好人和坏人,但朱代东看人,则要分辨人能力的大小,品性的好坏。
在机关里,无法做到的事,千万不能勉强。特别是面对领导的时候,更要如此。你如果做不到,只要承认错误,领导一般还不地怪你,可如果你又要答应别人,最后又做不到,最后的结果只会让人讨厌你。一旦在单位里给人,特别是给领导留下这么一个印象,以后想要改正过来,难于登天。
作为他现在这样的职务,已经不可能随便做某项事,无论是他说的什么话或者做的什么事,必然有着某种意思。只是有很多人,并不能领导他们的意图罢了。
去楚都,职务肯定要比现在高,朱代东连问都不问,他的境界显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,适合担任高级领导干部了。
中国人表示感谢的行为,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请别人吃顿饭,朱代东就是这么做的。
但请人吃饭也是有学问的,除了主人和客人之外,像这样的饭局,最好还能请一个陪客者。这个陪客,身份不能比元骞振高,否则就会喧宾夺主。但也不能太低,要不然跟元骞振就说不上话了。
不管哪个领导,都希望有几个得力的手下,毕竟干部还是需要人来干的。如果手下都是一帮庸才,自己的地位倒是可以不受威胁,可那样的话,工作就很难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。
从表面上看,朱代东丧失了主动性,可是实际上,他也许能得到最大的利益。这就像一本书里讲的一个故事,有一个小孩去别人家,那家的大人拿出一大盒糖,让他去。可是小孩却始终不动手,最后大人就从盒子里抓出一把给他。回家之后,小孩的母亲问他,既然想要糖,为什么不自己动手?小孩说,自己去抓糖的话,只能拿到一点,可是大人给他抓一把,抵得他自己去抓好几把。
官场之中,如果不是很牢固的那种关系,很少会有永远的朋友,有的只有永远的利益。余卓远让自己来组织部,只是看中自己的能力,利用自己的身份。现在借着机构改革的春风,自己的作用大大降低,他想在达到自己的愿意,手段更加多样化。
做好本职工作,并不一定能得到领导的好感,能做好份外的事,才能真正让领导高兴,要不然表扬,也仅仅是程序上的表扬。不是发自领导内心的表扬,根本就是没有意义的表扬。
对于朱代东为何会搞这次聚会,冯州龙并不太清楚,朱代东不会无缘无故的把自己这些人召集起来。官场之中就是这样,不管什么事,总不会说得太明白,隐隐约约、云山雾罩的最好。毕竟有些话,说出去就无法收回了的,一切都在意会之中最好。
对于上级的任务,下级永远都是希望时间能拖得越久越好,下达的任务越轻越好。但若是碰到紧急任务,就要速战速决,干脆利落的完成任务。
官场之中,除了要有关系要有背景之外,还需要跟对人,现在钱军与卫耿羿的关系,就是一荣俱荣,一毁俱毁。卫耿羿的位置越高,以后他的前程也会越好。这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,可是这样的规矩,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。
李逸风正要说话的时候,他桌的电话响了,他连忙起身去接电话。朱代东看了一眼,是桌上的红色电话,他连忙也站起身走了出去,领导接电话,不管是什么样的电话,下属能回避就一定要回避,这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。
在机关工作,很多人不看你的实际能力,而看你处理关系的能力。
而且初来乍到,如果不知轻视,就随便言的话,不可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。哪怕他的言再正确,再经典,也是如此。
既然知道自己会去楚都市,朱代东就得慎重考虑自己秘书的人选,这个秘书,不能跟市政府有太深的关系,也无需对机关里的卒务很熟悉。朱代东看重的是品ìng,以及是否肯积极上进,如果没有这两点,再聪明的人,他也不敢用。
朱代东只看了看,马上就指定了其中一个刚刚结婚的,名字叫杜树军。没结婚的人,下了班后,喜欢找人扎堆,而且年轻人到了一起,那是无话不谈的,很容易就会把一些不该说的给说了出去。结了婚的人不一样,有了归宿感和责任感。而且这个杜树军能一退伍马上就结婚,感情应该也是个专一的人。